歷年倡議行動

2019年-癌症新藥與新醫療科技 部分負擔願付價格研究計畫


研究緣起:新藥新科技在病友心中有多少價值?

  • 生技藥品的創新研發是全球趨勢,近來興起的免疫療法和生物製劑技術也驅使國際大藥廠爭相投入開發癌症新藥物,未來醫藥界和健保必須面對高單價藥物湧現市場的情況。倘若新藥新科技無健保給付,病友必須面對高額的自費負擔。

  • 多方實際經驗顯示,病友和病友家屬對於新藥或新醫療技術有迫切需求,然過往研究多著重於病友可以或願意負擔新藥的「比例」;然基於資源秉賦(Endowment)或所得的差異,民眾對於可負擔或願意負擔的決策基準並非「比例」,而是「額度」。舉例而言,民眾對於需自費十萬元的新醫療技術,願付價格可能達5成以上(例如一般的植牙);然一個療程達百萬元級別的新醫療技術,民眾願意負擔的比例很可能遠低於5成。此外,願意負擔的額度,也可能與「疾病的嚴重性」、「給付持續的時間」等有所關連性。

  • 為瞭解病友家庭的財務承擔能力,本研究期望透過願付價格研究的角度,探討癌症新藥或新醫療技術在一般民眾與癌症病友心目中的價值衡量,供主管機關研擬政策之參考。

研究方法:願付價格法

研究方法
CVM 模型 假設一個近似實際交易市場情境的「模擬市場」,誘使受訪者針對特定公共財的假設問題表達其願付價格(Willingness to pay)範圍或願受價格(willingness to accept)範圍。 採用雙界二分選擇法(double-bounded dichotomous choice method
專家座談 規劃3場專家座談:檢驗問卷設計;資料彙整與計算分析;銜接既有制度。邀專家、機關與會。
質性訪談 選擇3位KOL,如付費者代表、專家學者等
問卷調查 全國各縣市分層抽樣,預計有效樣本數1,200名 規劃兩族群測驗:戶中親屬有癌症經驗、一般民眾

本研究將採取封閉式雙界二分選擇法作為詢價方式,區分四個樣本群,每群區分十組價格區間,依最低至最高受訪者願付金額。假設T_i^ 為每一組別的起使金額,i為組別,有i=1至i=10共十組,則第一階段回答願意的受訪者,將進入第二階段問題,此時T_i^u等於T_i^u的兩倍;倘若第一階段回答不願意的受訪者,將進入第二階段問題,此時其被詢問的價格為T_i^d,為T_i^ 的二分之一。


研究樣本: 有效樣本1209人,30歲以上民眾
(罹癌經驗909人;無罹癌經驗300人)

樣本分配與詢價金額

A卷:樣本900人(有罹癌經驗) B卷:樣本300人(無罹癌經驗)
詢價金額
第一次(第二次)
分配
人數
訪問
人數
願付金額
第一次(第二次)
分配
人數
訪問
人數
1萬(0.5萬/2萬) 90 90 1萬(0.5萬/2萬) 30 30
2萬(1萬/4萬) 90 90 2萬(1萬/4萬) 30 30
3萬(1.5萬/6萬) 90 90 3萬(1.5萬/6萬) 30 30
4萬(2萬/8萬) 90 90 4萬(2萬/8萬) 30 30
5萬(2.5萬/10萬) 90 90 5萬(2.5萬/10萬) 30 30
6萬(3萬/12萬) 90 90 6萬(3萬/12萬) 30 30
7萬(3.5萬/14萬) 90 90 7萬(3.5萬/14萬) 30 30
8萬(4萬/16萬) 90 90 8萬(4萬/16萬) 30 30
9萬(4.5萬/18萬) 90 90 9萬(4.5萬/18萬) 30 30
10萬(5萬/20萬) 90 99 10萬(5萬/20萬) 30 30
合計 900 909 合計 300 300

圖: 雙界二分模型詢價流程
資料來源:陳宗玄,居民對文化資產保存認知與願付價格之研究

                                                                                                                                                                                                           

     

研究流程

                                                                                                                                                                       

核心情境假設

隨著科技進步,未來將有更多新藥與新科技的出現,有助於癌症患者穩定病情或延緩惡化,並可自理日常生活,但現行健保不一定能即時將所有新藥或新科技納入給付。如果患者或患者家屬能負擔其中一部分的費用,將有助於新藥或新科技納入健保,這種機制稱為「部分負擔」。

A3a:若醫師認為某種新藥或新科技對病情有幫助,與既有治療方法相比,有機會讓患者穩定病情,延長6月以上的存活期,維持可自理日常生活的程度(可自行吃飯、梳洗、如廁及走路),每月自行負擔X元,不足的部分由健保支付,請問您是否願意考慮?(單選)

  • (01) 願意(續問A3a-1)
  • (02) 不願意(跳問A3a-2)
  • (96) 不知道/拒答

A3a-1:如果費用提高至 2X 元,請問您是否仍願意負擔?(單選)

  • (01) 願意
  • (02) 不願意
  • (96) 不知道/拒答

A3a-2:假如費用降低至 1/2X 元,請問您是否願意負擔?(單選)

  • (01) 願意
  • (02) 不願意
  • (96) 不知道/拒答

                                                  

專家座談會

5月31日、08月07日、10月18日
地點:台灣癌症基金會

    主辦單位:

  •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 賴基銘
  •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 蔡麗娟
  • 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 陳尚斌

    與會團體

  •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審及藥材組 戴雪詠組長
  •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審及藥材組 何小鳳技正
  •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審及藥材組 葉雅婷
  •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 楊志良榮譽教授
  • 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 陳尚斌
  •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 吳肖琪教授
  •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 戴桂英教授
  •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 王炳龍副教授
  • 衛生福利部國家C型肝炎旗艦計畫辦公室 吳慧敏研究員 

            

研究結果(以 6 個月存活期為例)

                        

願付價格與每月可支配所得高度相關

                

重要發現

若有機會能穩定病情並延長6個月的壽命,
維持可自理日常生活的程度(可自行吃飯、梳洗、如廁及走路),
則至少有 72% 的癌症病友願參與部分負擔。願付價格區間:

72% 的癌症病友,願付價格為新台幣每月5,000元以上;
67% 的癌症病友,願付價格為新台幣每月20,000元以上;
54% 的癌症病友,願付價格為新台幣每月30,000元以上;
17% 的癌症病友,願付價格為新台幣每月100,000元以上。

影響願付價格區間的主要因素為家戶所得,其次是商業保險與工會的支持“只要有效的話”是病友願意嘗試的前提。

909 位癌症病友,沒有任何一位問及「那這藥物原本多少錢?」
此證明一般民眾與癌症病友家庭之間,存在心理帳戶效應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