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藥申請健保給付平均所需時間達730天,加上給付範圍有限,導致許多癌症家庭即便有健保,仍必須額外籌錢自費新藥治療。9月30日,立法院厚生會、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吳玉琴立委辦公室、劉建國立委辦公室共同舉辦「提升台灣癌症新藥可近性委員會」成立大會,由立委吳玉琴擔任召集人、馬偕紀念醫院張明志醫師擔任主任委員,包括蘇巧慧、余天、徐志榮、林靜儀、蔡壁如、王婉諭等立委共同響應支持。衛福部長薛瑞元亦到場見證委員會的成立,並聽取病友心聲。癌友團體及專家呼籲,台灣癌症治療平權已經惡化,創新的癌症治療已變成有錢人的權利,盼政府正視成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的必要性,建立癌症新藥在獲得健保給付前的過渡型支持機制,減輕癌症家庭負擔。
張明志醫師指出,委員會成立後將針對三大議題進行討論,包括基金需求規模預估、可行財源研究方向,以及癌症防治法修訂與子法配套。目前健保審查的困難點在於藥物經濟效益評估,若能爭取成立基金,有助於針對目前可近性較低的藥物制定給付的優先順序排序。財源方面應該從社會角度通盤考量,若從公平正義的出發點,菸捐、糖捐、酒捐甚至空污捐都有可能。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致詞時語重心長地表示,目前台灣癌症患者的整體存活率已經輸給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應正面看待癌症創新治療導入的急迫性。臺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也表示,癌症病友新藥可近性困難,若要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勢必需要新制度,期盼2024年能有總統候選人站出來支持。
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研究所教授湯澡薰認為,成立新基金刻不容緩。癌症新藥進入健保越來越困難,導致病人只能尋求私部門市場協助,也就是自費。伴隨所得差距擴大,等於是有錢人才有資格接受最新治療,導致社會公平性開始傾斜。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楊銘欽建議,基金規模初期可以英國癌症藥品基金的規模為參考基礎來預估;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建議應同步提升醫療科技評估HTA的審議能量。
劉建國委員表示5月已協同專家、病友團體召開公聽會,並在立院總質詢時向蘇貞昌院長表達病友團體心聲,蘇院長已責成有關單位啟動政策規劃研議;目前已準備在本會期提出癌症防治法修法提案。
蘇巧慧委員認為,癌症防治法自2003年制定後到現在已經19年未動,確實許多環境條件已經改變,設立癌症新藥基金是「癌症治療平權」中的一環。疾病不分貴賤,被治療者應該無分貴賤出身,都有機會適用最新的治療藥物與治療方法。
王婉諭委員指出,台灣健保曾讓國人引以為傲,然而當前健保永續性屢屢遭受挑戰是事實,應該重新檢討新藥納入給付的流程,避免讓病友處於漫長的等待中。從人權價值出發,這是台灣做為一個先進國家的責任。
徐志榮辦公室主任丁旗源表示,當初之所以規劃全民健康保險的初衷之一,就是為了解決類似有錢人才能負擔洗腎治療等「因病而貧」的社會問題,因此必須用沙盒的概念來看待新基金的成立。余天辦公室主任楊青霞也表示,因親身歷經家人罹癌,余天委員深知成立新基金的急迫性,目前已爭取53位立委連署支持修法,目前正在積極溝通蔡英文總統,期待基金能在2024年啟動,給全台72萬名罹癌病友一個希望。
吳玉琴委員最終表示,加速病友取得癌症新藥已成為重要課題,期盼透過委員會,整合學界、醫界、病友團體等各方意見,研議成立基金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