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為減輕癌症家庭必須自費新藥的經濟負擔,公衛專家共同呼籲,政府應儘速成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在健保體制外另籌財源。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余天、蘇巧慧今(26)日於立法院召開公聽會,請衛福部將專家學者、民間意見帶回,就相關政策進行研擬,於下會期提出「癌症防治法」等修法草案。
針對癌症病友與新藥的距離,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癌症藥物從送件到核准約需730天,大概2年,但時間對病友來說就是生命,等待的過程中生命一分一秒流逝;是否修正「癌症防治法」第16條等相關法案,在健保之外創立新的制度,縮短癌症病友和新藥的距離,避免「看得到用不到」的困境。
「有病沒藥醫是天災,有藥沒錢買是人禍」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恒睿表示,之前有一位乳癌病友的老公私訊她,在台灣沒有藥物可治療妻子的癌症,後來該名男子研究發現國外有種新藥,但進口需500萬醫療費用,無助的他向協會求助,後來第一階段雖有募到,但申請藥證到實際使用隔了3、4個月,妻子用藥後仍離世,病情急迫下,時間和金錢成為了病友和新藥最大的距離。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說,癌症新藥納入健保的困境長期存在,癌症新藥基金不僅能減輕癌症家庭負擔,更納入真實世界數據蒐集的功能,與健保審議制度相輔相成。不過她也提醒,未來基金應由非健保的第三方獨立機構運作,避免與健保制度疊床架屋,反而導致新藥給付更曠日廢時。
「成立新基金有其必要性!」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強調,若在健保外由政府每年編列適當預算,加上民間捐助與商業保險補充成立台灣癌藥基金,可加速未納入健保給付前的癌症新藥引進,也可同時收集新藥使用後實證資料,提供後續健保給付的財務與療效評估,幫助健保做最有效的資源運用。
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表示,他一方面對民團有活力積極促成此事覺得感動,一方面也對健保做得不夠好感到慚愧。對於免疫癌症的治療、標靶治療,最近幾年新興且壓力滿大的,怎麼樣去弄足夠的預算,公務預算如果能出來當然是好,政府有它一定的困難,可以思考若菸捐再加個20元,不增加政府負擔有機會處理。
李丞華也說,考量健保的財務狀況,事實上一定要想辦法擴充財源,挺住壓力,每次漲保費都是政治議題,若能像油價浮動,每年動一點,可能壓力小一點。
劉建國強調,近年來台灣癌症時鐘不斷快轉,每4分20秒就有1人確診罹癌,罹癌人數逐漸攀升,病友等待新藥獲得健保給付的空窗期,癌友家庭面對龐大醫療費用支出,往往苦不堪言,政府應盡速解決癌友面臨新藥困境的問題與需求。